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:“你好!” 29日,从中国发出的一声问好,通过量子保密“京沪干线”,又经过“墨子号”卫星,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奥地利。这是历史上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,通话内容经过量子加密后无法破解。
一次简短的通话,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如此长距离、实用化的量子保密通信,意味着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已离我们越来越近,中国在迎接“第二次量子革命”中走在了前列。
量子“天地对接”:保密通信突破千公里级
29日下午,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与奥地利科学院院长安东·塞林格通过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。
这次通话使用的量子密钥,信号是这样“走” 的:先通过“京沪干线”北京控制中心与“墨子号”卫星兴隆地面站的连接,打通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的链路,然后通过“墨子号”与奥地利地面站的卫星量子通信,来到7000多公里以外的欧洲。
稍早之前,白春礼见证了“京沪干线”正式开通,并用量子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分别与合肥、济南、上海、新疆等地成功通话。
“京沪干线”是一条连接北京、上海,贯穿济南和合肥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,全长2000余公里,可满足上万名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。通过这条线路,中国银监会、工商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北京农商银行、阿里巴巴集团也实现了京沪异地数据的量子加密传输等应用。
从百公里级的实验,到千公里级的实际应用,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团队不断取得突破,先后攻克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、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、可信中继传输和大规模量子网络管控等关键技术难题。
“能够进行这么长距离、多节点的量子保密通信,尤其是国外节点并非由我们建设,说明‘天地一体’量子通信网络是稳定、兼容的,可以实用化。”“京沪干线”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。
信息不再“裸奔”:数据加密实现质的飞跃
网购时有没有想过,交易信息真的安全吗?这些信息都经过加密,但并非不可破解。
通过“京沪干线”把银行的一笔钱从上海转账到北京——这是现场演示的量子保密通信一个实际应用。“京沪干线”项目工程总师陈宇翱说,由于量子具有“不可分割”“测不准”“不可克隆”等特性,量子保密通信在原理上是不可破解的。
科学家这样解释:首先,由于“不可分割”,窃听者无法分割出半个量子进行测量;其次,测量必然会改变量子的状态,窃听者也不能截取量子之后,去测量它的状态,因为这样窃听行为会暴露;第三,未知的量子态无法被精确复制,窃听者即使截取了量子,也不能精准复制量子状态来窃听,得到的只能是“伪码”。
这项技术并不局限于实验室里。我国已经率先将量子通信带到了日常生活中,让以量子密钥通信终端设备、全通光交换、网络路由设备为核心的量子信息安全系统,为涉密信息“保驾护航”。
“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保密通信在我国实用化比较早,已经有了一批应用量子密钥的商用加密通信产品,包括量子U盾等。”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勇说,未来一两年,量子密钥分发设备有望发布国家标准。
科大国盾承担了此次洲际量子通信的部分关键设备研制。事实上,“京沪干线”培育了量子通信的制造业和服务业,多数基础设备都是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和制造的。
不过,赵勇也表示,想要规模应用量子通信,还需要技术不断突破,解决损耗引起的速率下降和距离受限等问题,突破的方向包括提高发光频率、提高探测效率以及各种新技术。
颠覆式创新:“第二次量子革命”抢占前沿
在20世纪,“量子革命”孕育出激光、半导体、核能等技术,发展出光通信、电子计算机、手机、互联网等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应用。进入新世纪,以“量子调控”为特征的“第二次量子革命”拉开序幕。
在新的征程中,中国正领跑。
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“墨子号”,成功研发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,成功实现千公里量子纠缠分发、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……去年以来,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研领域连续获得世界级突破。
一系列“颠覆式创新”将被催生。跨越欧亚大陆的量子通话,展示着广域量子通信应用的雏形。据了解,国内多家银行与证券机构已开始进行同城数据备份、加密传输、网上银行加密、异地灾备及视频会议等量子保密传输的示范应用。
美国、欧盟纷纷制定实施新的国家量子科学发展计划,日本也正在进行量子通信卫星实验。抢占“第二次量子革命”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。
对于量子时代的科研与应用,我国科学家有着清晰的路线图:通过量子通信研究,从初步实现远程量子通信网,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;通过量子计算研究,为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,实现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有效挖掘;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,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、激光制导、水下定位、医学检测等。
“在新一轮的科研比拼中,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,艰苦奋斗、勇攀高峰。”白春礼说。
来源:新华社